top of page

兒童被性侵:回應‧預防

陸倩婷(註冊心理治療師)

回應三步曲

如果子女透露曾被性侵,為人父母者應該如何回應?

1. 保持冷靜:孩子通常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待他們感到安全時,才會向信任的人吐露實情。若受害者被家庭成員性侵,將會更加難以啟齒,因為不知後果如何:父母相信嗎?家庭會否因此而分裂?要是她生於重男輕女的家庭,問題將會更為棘手(如哥哥性侵妹妹)。故此,父母別讓情緒沖昏頭腦,應該盡量保持冷靜,之後再調查清楚真相。

2. 作聆聽者:在子女講話時,務必全神傾注、用心聆聽,千萬不要不斷提出問題,一副勢要尋根究底的姿態。要知道,孩子可能只願講一次,此後不想重提,以免勾起痛苦的經歷,所以父母要把握機會作個稱職的聆聽者。

3 .適當處理:(i)父母帶孩子看醫生,接受專業的評估。在醫生的引導下,孩子或許更願意敞開自己,而所得的資料,將有助他們作出正確的判斷。(ii)要是子女只向母親表達被性侵之事,並希望暫時不讓父親知道的話,最好尊重孩子的想法。(iii)發現子女的性器官有傷痕,應該立刻報警或通知有關機構如保護兒童協會(Children’s Aid Society),阻止罪惡繼續發生。

預防三步曲

自子女年幼,父母便要教導他們如何保護自己,皆因預防勝於治療。

1. 保護自己的身體:不止是私處,而是全身都不該隨便被人觸摸。加害者並非一開始便盡露“狼態”,多是一步步誘騙兒童,使他們逐漸墮入陷阱。例如,加害者在孩子穿著衣服時,別有用心地接觸其身體;待大家混熟,或孩子掉下戒心時,便伸手進入衣服內……

2. 避免接觸陌生人:畢竟兒童心智未成熟,較容易受騙,所以父母要教導子女提防陌生人。父母不要以為說一兩次,子女便會完完全全接受所有訊息。如果孩子處於反叛期,還以為是父母太過緊張,而不加理網上有不少短片是針對某些現象(如虐畜、浪費食物),而作出的社會實驗視頻。以下兩則個案可成為父母的鑑戒:

  • 在公園內,主導實驗的男子問其中一個母親,有否教導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跑或談話,她說:“有!”男子向她解釋將會做的實驗,並在她授權下,走到她的孩子面前,跟他展開對話,不消兩、三分鐘,這個小孩便拖著男子的手,跟他離開“看狗狗去!”一直看著經過的母親口呆目瞪,簡直不可置信。

  • 主導實驗的男子在網絡上認識一個少女(女孩的父母知道他們所有的對話),不久女孩便答應男子約會的要求,當她登上男子的汽車時,錯愕地發現父母就在車內。

3. 建立互信的關係:父母信任孩子,家永遠是他們的後盾、一個安全的庇護所。無論孩子發生什麼,基於對父母的信任,他們會如實告之。不然的話,父母對子女所造成的傷害,可能尤甚於被性侵:

在某條村子內,一個男孩被鄰居好幾次性侵,於是報警。可惜的是,不但男孩的母親不信、拒絕接受孩子所講的事實,而且整條村的村民也認為男孩講大話,令他感覺四面楚歌。及至他長大成人,性侵兼不被信任的雙重打擊引致許多長期的影響,使他深深活在痛苦中

 

在傳統的華人家庭中,性普遍是較少討論的話題。然而,家庭的性教育對孩子極其重要。作為父母先要自省,自己一生中有否接受過健康的性教育(包括個人的道德觀、標準等)?有的話,便可以成為子女的模範、導師;沒有的話,不妨考慮跟子女一齊學習健康的性教育。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