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2.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
3.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罷!
4.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6.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7.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耶和華啊,求你記念這仇!
8.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城:原文是女子),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
9.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這是一篇團體的哀歌,也是一篇團體的祈禱詩,愛恨交織、傷心刺骨——猶太人被擄巴比倫,被釋放再回到錫安時,親身體驗到國土如何被敵人踐踏,聖殿如何被人完全拆毀。
向神傾訴,以往苦情(1-4 節)
1.我們曾在巴比倫的河邊坐下,一追想錫安就哭了。
2.我們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
3.因為在那裡,擄掠我們的要我們唱歌,搶奪我們的要我們作樂,說:給我們唱一首錫安歌罷!
4.我們怎能在外邦唱耶和華的歌呢?
巴比倫河橫跨底格裡斯河和幼發拉底河。柳樹是楊柳一類的樹木,最宜在溪河旁邊生長。以色列人被擄勞役,憂慮、疲乏,休息時一起談話,由於心裡愁煩,把琴掛在那裡的柳樹上,坐下,追想錫安而哭泣。但是,巴比倫群眾的首領,甚至不容許他們有私下的哀傷,“命令”要歡笑!“我們曾在巴比倫”表示已離開傷心地。當時他們想起自己家鄉便情不禁地哭了,然而俘擄他們的外邦人,還要嘲笑折磨他們,強迫他們“作樂歌唱”。愛慕錫安就是愛慕神,因為神的聖殿在那裡。
思鄉情懷,感慨哀歎(5-6 節)
5.耶路撒冷啊,我若忘記你,情願我的右手忘記技巧!
6.我若不記念你,若不看耶路撒冷過於我所最喜樂的,情願我的舌頭貼於上膛!
詩人表示,他不會忘記家鄉耶路撒冷,細訴對聖城的情份,並以個人身分發言,向神發誓保證對耶路撒冷的效忠。“右手忘記技巧”和“舌頭貼於上膛”,表示右手枯萎和舌頭僵硬之意。這種強烈心志並非單出於愛國,更是出於對神的忠貞,因為這座城是神的同在和對神讚美的象徵。
向神呼求,咒詛仇敵(7-9 節)
7.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以東人說:拆毀!拆毀!直拆到根基!耶和華啊,求你記念這仇!
8.將要被滅的巴比倫城啊(城:原文是女子),報復你像你待我們的,那人便為有福!
9.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為有福!
讀到這段經文,我們會感到震驚;現代人難於接受這段咒語。但無論如何,伸冤在神。詩人強烈地表達他對以色列眾仇敵的仇恨,求神嚴懲禍首巴比倫和幫凶的以東人。以東人為以掃的後裔是以色列的表親,有親緣關係。以色列人同以東人在南部有共同的邊界,但兩個民族卻彼此仇視。以東人在耶路撒冷被巴比倫軍隊佔領的時候並沒有出手相助。事實上他們反在聖城被毀的時候幸災樂禍(耶49:7-22;珥3:19)。在聖城耶路撒冷被圍攻的黑暗時刻,以東人趁火打劫,不斷從東面越過約但河進入巴勒斯坦,掠奪這個廢墟城市,就是這裡所稱“耶路撒冷遭難的日子”。
這群被擄者呼求神“記念”耶路撒冷對抗以東人的日子。“巴比倫城啊”,和合本有小字註明城是指“女子”,是一種擬人化的描寫,指巴比倫的人民,他們將要受審判,要得到報應。巴比倫將要受的刑罰,神早已清楚地預言了。以色列人犯罪,神就用別的國家,如以東和巴比倫來懲罰他們,以色列人受了所當受的刑罰,神就懲罰那些外邦的國家。對巴比倫人來說,他們準備消滅周圍的國家。巴比倫人殘忍異常,圍城之戰,婦孺難逃其手,連嬰孩也不放過。詩人祈求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拿你的嬰孩摔在磐石上”描寫當日戰爭可怖、殘忍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