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Image by Please Don't Sell My artwork As is from Pixabay.png

解封

Jayne Zhou (加拿大)

在安省政府宣佈全面解封的新規下,民眾反應不一,真的是有人歡喜有人愁。恰好在差不多時期,東南亞地區尤其是中國內地和香港的疫情再次爆發,形勢嚴峻緊張。國內的家人們感同身受,不能理解為什麼國內外的政策截然不同。別說他們,就是本地人,對此也有不同的看法。

對生活在安省的人們來說,2022年似乎並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先是Omicron來襲又再封城,接著在限制檢測下確診人數仍直線上升;進入2月,在有限檢測的條件下確診人數回落,隨即逐步解封,並宣佈3月開始取消疫苗護照……面對疫情新的變化,大家的關注點仍是在疫苗有效性與副作用的爭辯。隨著身邊認識的人確診越來越多,症狀相對輕微,人們的恐懼感也越來越消減,又或者,大家都在長期的防疫中習慣了、甚至麻木了。國內的家人朋友們在新年祝福之後,總不忘加上一句——不要掉以輕心,仍要注重防疫。接受這帶著深深愛意的關注,心底裡也湧起了幾分無奈,無論怎麼解釋,都無法讓生活在彼岸的家人們放下心頭大石。對他們來說,我們是生活在一個沒有保護的環境之中。

其實,因為國情民情不一,同樣面對疫情,狀況既不能一概而論也不能相提並論。就封城這個概念,兩地已經是大不同,一方是完全的封鎖,人們不能隨意走動;一方則是很有限度的封鎖,人們仍可按著生活需要出入。由此可見,在防疫種種措施方面,事實上也存在很大的區別,只有生活在其中的人們才能真切的感知並作出相對反應,並且慢慢調整自己的生活狀態。生活在多倫多的我們,正是如此。我們也會彷徨、也會因外面的形勢而不知所措、也會因確診的人數而懷疑防疫措施的可行性和疫苗的有效性及必要性……但是,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如今進入第三個年頭,生活可以暫停但不可以長期暫停,生活需要繼續前行。

對我來說,如果2020年是希望“活著”,2021年是“要健康地活著”,那麼,2022年可能是“盡可能正常地健康活著”。這就是解封對我而言的意義所在。

By Tri Bridges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