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上帝國
不合現代理性的上帝國禧年
5
黃杰輝博士
「你們若借給人,指望從他收回,有甚麼可酬謝的呢?就是罪人也借給罪人,要如數收回。你們倒要愛仇敵,也要善待他們,並要借給人不指望償還,你們的賞賜就必大了,你們也必作至高者的兒子,因為他恩待那忘恩的和作惡的。」「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加福音》11:4)
在以色列人中,禧年是紙上談兵,從未有實行,上帝是早已預知的,因此有關安息年與禧年的吩咐與命令,由《利未記》25章開始,起碼到26:35才終結。在這段落中,不單指定禧年的仔細實行措施,還加上了若不這樣行要受怎樣的苦難,就是家破人亡,流落異鄉。以色列與猶大相繼亡國,就是不肯遵守安息年與禧年的誡命,另去敬拜那些容讓他們無止境積累財富,只要多敬拜,多奉獻,以此表達忠誠愛慕,就會大大賜福,令人安定繁榮的偶像。
耶穌說,這今天要應驗,這不是比喻,不是誇張的說法,是來真的。怎可能來真的呢?要掌有權勢的人,自認為菁英的人甘願放棄權力,將經濟生產的權力歸還在他們眼中是庸碌懶惰的人,合理嗎?亞當•史密斯 (Adam Smith)認為,資本主義要行之有效,第一,人是必須理性的,第二,人是必須以自我利益為先的。上帝的禧年命令,怎能符合經濟學,怎可以促進經濟發展?
「你的弟兄在你那裏若漸漸貧窮,手中缺乏,你就要幫補他,使他與你同住,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不可向他取利,也不可向他多要;只要敬畏你的上帝,使你的弟兄與你同住。你借錢給他,不可向他取利;借糧給他,也不可向他多要。」(《利未記》25:35-37)借錢不收取利息,誰還願意借?以弟兄像外人和寄居的一樣,豈不是不單只照顧親戚密友,任何人都要借而不取利?
這不合理嗎?耶穌的教訓更不合理,「借給人不指望償還」。那些懶惰的死窮鬼豈不是天天向我張開手掌?
現代理性所相信的合理資本主義是「滴漏效應」,讓富人雙手接不住權勢關照而來的金錢,從手指縫中滴漏而下,讓那些站在他雙手下願意乞憐的人努力爭搶這滴漏金錢。
現代理性所相信的合理資本主義是給大老板數以億元計的金錢保住他公司的職位數目,就是工人「保就業」。
安息年、禧年要求不合理性,耶穌的要求更不合理性,讓有些人坐享其成,與現實的經濟運作直接抵觸。耶穌基督難道不知祂的要求不合時宜嗎?耶穌在教導大家只要求「每天」的飲食後,鄭重地聲明:「你們以為我來,是叫地上太平嗎?我告訴你們,不是,乃是叫人紛爭。」(《路加福音》12:51)
「和平之子」凱撒奧古斯督保證的「地上太平」,是由他這英明又武力顯赫的人當皇帝。一切希望安定繁榮的人,就要以他作為帝國的最高恩主(patron),為他,也就是為帝國盡忠效力,就可得他賜權力,將這層級的恩主制度在全國各地奠立,只要令最底層的奴隸有衣穿,不餓死,就有太平。不甘於當最低下奴隸,不甘於被征服的,乾脆以危害國家安全的罪名,將他們殺掉,「地上太平」就保住了。
耶穌沒有搞暴力革命,還是以「猶太人的王」這政治罪名處以政治極刑——釘十字架。耶穌只是堅持禧年的福音,不肯給這上帝的道德要求讓步,不肯作「現代詮釋」。「我來要把火丟在地上,倘若已經著起來,不也是我所願意的嗎?」很多「基督徒」寧願《路加福音》12:49-53的經文不存在,「看也看不見」,對這信息「聽也聽不明」,於是要求宣講的人收口,不要影響教會形象。基督的福音引起紛爭,是與沒有天堂可上一樣,都是異端妖言。
禧年的存在,要靠大家互助,不求生利,甚至不求自己的損失。不獨是不合現代經濟社會要求,耶穌時代的人也覺得這與「多勞多得」唱反調的制度,難以接受。《馬太福音》記載的耶穌比喻,說得更直率。天國像園主讓人到葡萄園做工,不論由清早開始,還是做了一小時,都得相同的工錢。清早到來的以為多勞多得,慷慨園主會賜他們更多,發現事實不是這樣時,就埋怨園主。「朋友,我不虧負你,你與我講定的不是一錢銀子嗎?拿你的走吧!我給那後來的和給你一樣,這是我願意的。我的東西難道不可隨我的意思用嗎?因為我作好人,你就紅了眼嗎?」(20:13-14)我們的「現代詮釋」以此為比喻進教會有多久,沒有想過這是說真的金錢,因為我們從未想過,「地」都是屬上主的。助人不計損失,是可做可不做的額外善事,因為地的出產都是我們的,由我們說了算。
猶太人因為未遵行上帝的律法而亡國被擄,被擄歸回後,還是未有實行安息年與禧年,卻還是沒有忘卻這宣告,開始守「贖罪日」(《利未記》25:8-10)。被擄回歸的猶太人虔守安息日,為希臘殖民者洞悉,在安息日攻打謀求獨立的瑪迦比起義軍,猶獨軍隊守安息日,不肯拿起兵器,被屠一千人;猶太人於是立即給安息日當代詮釋,容許安息日還擊抵抗。(《瑪迦比書》2:31-41)1973年,阿拉伯國家重施故技,發動「贖罪日戰爭」,現代以色列國差點兒再次亡國,可見他們守這戰,認真看待守安息,守上帝律法,是頗認真的。
耶穌在《路加福音》版本的「主禱主」中教導我們禱告:「赦免我們的罪,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路加福音》11:4)這就是「贖罪」的完美解說,我們的罪堪配得贖,因為我們免別人的債,不單是可以隨便編派別人欠我們的感情關係上的債,也包括真金白銀的債。
我信上帝、信耶穌、信福音,究竟是信甚麼?信將來永遠住在冰冷堅硬的碧玉城,被耀眼的黃金街圍繞(《啟示錄》21:18-21)?「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11:1)我們「望」的是甚麼?是為自己福樂構想的天堂?我們眼中只見黃金碧玉,看不見「地上的君王必將自己的榮耀歸與那城」(《啟示錄》21:24)。地上君王不得不將榮耀交出來,因為上帝「公義的作為已經顯出來了」(《啟示錄》15:4)。
上帝的公義作為就是讓祂悅納人的恩年完全實現,這是《以賽亞書》61章貧窮人福音以後所描述的「所望之事」、「未見之事」,《以賽亞書》開娘始時已說明,在這行禧年的上帝國,「要將刀打成犂頭,把槍打成鐮刀」(2:4),壓制剝削人的工具,都要化為各人耕者有其田的工具,人人活在和平國度,畜牧農耕,自食其力(11:1-9)。
By Tri Bridges M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bottom of page